感觉自己对于游戏的感情变得多愁善感了起来
有的时候,我将不同的游戏当作不同物种的“人”来看
(相关资料图)
这种认知方式相当于长生种和短生种之间产生情感之后要面对的寿命论问题
“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
游戏作为由人类创造的文娱作品,其自身的寿命自然也无法人类的寿命,寻常游戏的寿命不过一两年,经久不衰的也不过十几二十年,但人类的寿命则有游戏几倍到几十倍不止
这意味着游戏终有一天会像一个“短生种”一样走在人类这个“长生种”的前面,让人类不断感受往昔不再的不舍,感受失去挚重的痛苦,感受无能为力的悲伤
但反过来看,一个经久不衰的游戏可以活多久?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
但人类的一生又能有几个十年?几个二十年啊?更别说是拿来陪伴一个游戏的时间,又可以有多少?
说到底能够陪伴一个游戏时间几乎只有自己最风华正茂,无忧无虑的那几年,后面总是要面对现实的各种不易与无奈,无论怎么坚持终有被现实压垮的一天
换而言之,如果我们将自己的青春当作自己的一生,人类的青春相交于游戏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短生种?
不管自己如何把握时间,青春这个“短生种”一定是走在游戏这个“长生种”前面的,终有一天青春是一定要面对名为“现实”的“死亡”,那时将迎来的是不甘,不舍,无可奈何
只要人类还存在着感情,这样的事就会像“死亡”一样逃无可逃,避无可避,绝望,悲伤,又必须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