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有感-记叙文600字
怀念幼儿园的时光,那时候没有作业,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可以随时随地翻开一本喜欢的书,或蜷坐在沙发里,或捧书于台灯下,没人打扰,好不自在。
我尤其喜欢历史故事和典故,第一次读四大名著时,就被浩瀚的三国时代迷住了。三国只有短短几十年,比起历史上大国盘据的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它存在的时间非常短,但这短暂的时间,却像人的一生,跌宕起伏,波澜壮阔,以至于上了小学后,不管走到哪里,只要看到三国的书,总情不自禁想再翻起。
东汉末年从黄巾起义,灵帝去世,董卓上台开始,到王允被杀,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再到袁绍兵败,刘表去世,刘备暂露头脚,与江东孙家联手退曹,魏蜀吴三足鼎立。这一时期的中国人才备出,卧虎藏龙,英雄豪杰纷纷上场,也涌现出很多脍炙人口的典故:初出茅庐,桃园结义,锦囊妙计,舌战群儒,……这些成语伴随着我的学习跟生活,让成长变的有趣。
(资料图)
然而物及必返,三国辉煌盛极到了顶峰,衰败颓势也接踵而来,后三国是悲凉落寞的,从关羽被杀荆州失守,曹操病逝曹丕登基,到刘备夷陵之战因病去世,刘禅即位,再到曹丕去逝孙权称帝,诸葛亮北伐病逝于五丈原……曾经粉墨登场的豪杰们匆匆下台,给中国的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颜色。
每每遥想当年,感慨历史浩瀚,人如蝼蚁般渺小,短短几十年虽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终究逃不过历史洪浪的淹没,公元280年东吴灭亡,三国归晋,曾经的鲜衣怒马,曾经的气吞山河,来时轰轰烈烈,去时寂寥无声,一切,终又归于平静。
每个读三国的人,都能在不同时期领略它的魅力,如果你还不曾翻开这本历史名著,那么推荐你趁着暑假一起阅读吧!
作者:蚌埠路第二小学聂芷茗
读《樱桃树下的母爱》有感_读后感600字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怀着满心欢喜读了一篇文章《樱桃树下的母爱》。读后,心头不禁为之一震。
《樱桃树下的母爱》写了一位母亲和儿子蒂姆来到了一个小镇,由于某种缘故,母亲和蒂姆都失聪了。但蒂姆对母亲失聪的事却全然不知。蒂姆本有演奏小提琴的天赋,可蒂姆却想放弃。神奇的母爱为蒂姆撑起一片希望之伞,最后,蒂姆成名了。
文中这样写道:看儿子如此的痛苦,母亲也不禁伤心地流下了泪……但母亲却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尽管你不太可能听清楚自己的琴声,但你可以去用心听,用心去感受。”读到这里,我更是激动万分。也许就是母亲的这句话,启发了蒂姆的心灵,让蒂姆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阳光,在冰冷中得到了温暖,更让蒂姆把绝望变成了希望。这句话更是蕴藏着母亲无私、深沉的爱,就像那海里的浪花一样,一层涌着一层。
母爱虽平凡,但在蒂姆心中,它却有排山倒海的气势。可以说,如果没有这种排山倒海的气势,蒂姆根本不可能活到今天,更不可能成名,蒂姆心中那个痛苦的阴影,也难以这么快地消失殆尽。
这种母爱,动物也有。乌鸦反哺就是一个例子,成年的乌鸦没有忘记自己父母的哺育之恩。而如今,自己的父母不能飞翔,成年乌鸦便用反哺之式,养育老的乌鸦,直到死去。
母爱,虽然平凡,但它却用生命的形式去哺育每个人,它如泊泪的泉水,清澈透明;它如绚丽的火焰,燃烧自己,点亮别人;它又如蔚蓝的天,湛蓝湛蓝,异常清丽。神圣、纯洁都不能描绘出母爱的个性,母爱在我的心中却是一个不平凡的东西。
母爱如活泼欢快的小溪,伴随着我从无知到懂事,带我走进了金色的童年,又带我从童年走到了今天。
标签: